top of page

2025/06/21 PUA&恐怖情人的慣用伎倆與陷阱



【不是努力讓對方愛你,而是讓彼此都喜歡這樣的自己】



最近上了一門讓我「一邊筆記一邊點頭」的戀愛課,主講人是瑪那熊。



三小時的內容可以說是資訊量爆棚,節奏緊湊卻又十分好吸收。



從來沒想過,三小時的課能讓我重新檢查自己的戀愛模式。



不論是渴望一段真誠的戀愛,還是單純希望學會「怎麼好好愛一個人」,這堂課都非常值得一聽。



甚至當你習得了裡面的知識,可以用來拯救周圍淪陷其中的親友。





瑪那熊談到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詞,例如 PUA 和 恐怖情人。



過去我對這些詞的印象,也僅限於網路上的迷因與話術截圖。



直到這堂課,才第一次系統性理解:為何 PUA 可以成為一整套精密的情緒操控流程。



原來,它的目的不是吸引,而是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判斷、被操縱。



這些年來網路上出現過不少以 PUA 為名的爛套路,也讓這個詞越來越帶有負面標籤。



讓這一切真正可怕的,不只是話術,而是那個「背後裝不下真實的假人設」,以及把一個單純的人慢慢推進情緒深淵的過程。



這堂課讓我重新思考了一個問題:「身為異性戀男性,我以前是怎麼學會戀愛的?」



發現自己沉寂的那段時間,會特別好奇女生怎麼看待某些互動,所以私下向異性朋友請益。



當我開始大量閱讀女性創作者的文章,打開不少戀愛建議的頻道——結果被狠狠震撼了一輪。



有些男生以為是體貼的舉止,在異性眼中,卻是一種壓力;有些自以為是表達好感的追求習慣,早就被女生們寫進「請立刻停止」的清單裡。



這些差異,讓我意識到:如果我們從沒試著理解過對方的經驗,就很難真的懂得什麼是尊重。



所以這堂課談「恐怖情人」與「感情詐騙」的單元,我聽得格外專心。



也仔細把每一個案例換位思考,如果自己是被針對的對象,該怎麼「處置」這樣的追求者。



瑪那熊不只舉例,更一層層拆解這些控制者的語言邏輯與行為套路,從「他為什麼這樣做」談到「你為什麼會被困住」,讓人非常有感。



那一刻我才發現,有時候不是不夠聰明,而是你真的太想相信,對方是愛你的。



但事實上是你並沒有看懂全局,所以你不斷出錯牌,而且一直在做扣分的行為,籌碼不斷流失。



或許有一天,你突然發現對方報了警,才真的醒過來——過去這段時間自己究竟做了什麼事。





我這三小時的心得可以濃縮成這樣一段話:



「理想的關係,不該是你一直拚命努力想讓對方愛你,而是你能夠自在做自己,又同時願意陪對方變成更好的人。」



這說的不只是戀愛,而是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。



特別想把這堂課推薦給這幾種族群:



 • 常常在關係中覺得委屈,卻說不清問題在哪的人


 • 曾在戀愛中被伴侶弄傷(生理/心理都算),但又還想相信愛的人


 • 面對交友軟體,想試試看,卻又怕遇人不淑


 • 想認真地理解「戀愛中的性別視角差異」,想成為一個好相處、有溫度的人



如果你想學會怎麼好好對待別人,也好好對待自己,這堂課的內容真的值得一聽。



在這個充滿「戀愛速成技巧」的時代,我認為這堂課最重要的一件事是:幫我們拆穿偽裝,提醒自己記得真誠。



因為真正成熟的親密關係,不是表演,而是你真實的自我策展。



它不會只問「怎麼最快追到人」,而是會問:「我能不能,成為一個值得被信任、也能讓人放心的存在?」



戀愛從來都不是一場比誰技術高超的競賽。



它是兩個人都願意變好,也都願意相處下去的練習。



如果學員從小到大,發現自己一直不太受異性歡迎,或許也可以在這堂課,找到這種委屈感的根源。



想談一場成熟的戀愛之前,先學會當個溫柔的人。



推薦這堂課給正在路上,也願意好好愛人的你。



__________



七月講座:分手那一天,他變成了恐怖情人


當愛變成報復,一段橫跨親密暴力與數位性別暴力修法的親身經歷



八月講座:安全的擁抱:親密關係中的性病防治


唯有懂得保護自己的人,才有能力在愛裡獲得幸福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2025/03/15 創意私房吹哨者的調查與行動

#我對抗性影像犯罪產業鏈的故事 #創意私房吹哨者的調查與行動 #講座 #參加者心得 對於黃子佼事件,網路上最常引發的討論是「黃子佼到底幹了什麼,為何如此人神共憤?」相反地,「創意私房是如何被攻破的?」幾乎沒有對這類問題的討論。...

 
 
 

留言


  • Email
  • Instagram
  • 未命名-2-01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bottom of page